我在秦国做武王

首页
字体:
上 页 目 录 下 章
第四十九章 国策(六)(2/2)
,可这老头葫芦里买的什么药,也不明说,寡人岂能猜得到。

    三家分晋,田氏代齐,这种事情,的确也发生不少了,举荐嬴壮去做洛邑将军,就算嬴壮造反了,秦国可还不是姓嬴,站在他的角度,这样倒也说得过去。

    没想到啊,本是商议国事,没想到这叔侄两人,先是对啄上了。

    “御史台一事,势在必行,左相刚才所言不错,我秦若想要天下,就需得付出一些代价,寡人今年二十有三,身体远胜常人,能活到八十,这样算来,寡人有五十六年的时间,来完成这一统天下的大业,寡人矢志不渝,寡人在,秦国必变也!”

    这才是第一步,嬴荡的理想,可早就飘到了华夏之外,要是连这第一步都变不下去,以后谈何大业。

    臣子们想听到的,便是大王的决心,毕竟这变法一事,不是儿戏,刚才甘茂问大王,现在大王又自言其志,他们总该放心了吧。

    “大王英明,臣等必定追随大王,司马将军在我秦国素有威望,为人处世,皆有度衡,由他做御史令,定然不会出现右相所言之事,更是能助我王霸业。

    以臣之见,司马将军入中枢,可为御史令,领国务大臣,至于这巴蜀之事,干系甚重,需得派遣一位有威望的人去,臣以为,公子壮可担此重任,领蜀地将军。”

    说完这话,不仅是樗里疾,就是嬴荡也是面色一变,都望向甘茂。

    谁又能想到,他会出了这样的主意。

    “臣以为,可。”

    樗里疾微微思索,立即附和

    “臣司马错遵令。”

    紧接着,司马错也应答下来,一时间,群臣纷纷附议,就只剩一个向寿了,他在等着秦王的话。

    如此看来,嬴荡的目的是达到了,可他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,似乎这一切,都是朝着甘茂所安排的方向所发展。

    他和了一阵稀泥,相当于是秦王和右相交换了条件,各退一步,促成了此事。

    秦王回咸阳,设国务堂,调任孟贲为咸阳将军,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,不管是在咸阳朝堂,还是在咸阳军力上,秦王都占了优势,难道这甘茂是眼见的咸阳不行了,便要从中枢转移到地方上去了?

    这么一想,还真有这个可能。

    宜阳都督是魏冉,再把嬴壮放到蜀国,蜀国那地方,真是个山高皇帝远,嬴壮在那里厉兵秣马,准备造反寡人都不知道,等知道的时候,兵都要杀到汉中了。

    唉,若真是如此,寡人岂不是失算了!

    甘茂啊,甘茂,还是差你一步棋啊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那这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,难道还要一遍?

    历史记载,季君之乱,也就是嬴壮造反,要是真送他去蜀,这季君还真就有可能乱了,当时,是魏冉平定叛乱,这次他不会拉着魏冉一起造反吧?

    看来历史并没有给寡人这个穿越者,开个后门。

    不行,要先将嬴稷弄死,绝了魏冉的心思,再拉拢过来。

    弟弟啊弟弟,你对寡人不仁,寡人也……

    “如此大善!”

    放掉一个嬴壮,迎来一片咸阳,这买卖,得做啊!

    臣子们都赞同了,要是寡人不答应,岂不是一切都要重来了,那这御史台能不能推行的下去,可真就两说了。

    想一想,古往今来,造反的哪一个成功了,好像就只有一个朱棣,还是因为对手实在太差了。

    五千年了,多少位帝王,这概率还真是低的可怕,寡人是不会那么倒霉的,嬴壮你若想活着,就千万别做傻事啊!

    秦王国策,其一,平衡积弱六国,内养民息,设立三阳制敌长廊,大周迁都。

    其二,大军行变法,朝堂行变法。

    其三,设立御史台,代王监察天下。

    虽然出了不少意外,但终于是全部都推行下去了。

    甘茂有一件事情说对了,司马错为人圆滑,皆有度衡,御史台这件事,就要徐徐图之,他就可以徐徐图之。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
上 页 目 录 下 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