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娇娃。
卜生见了,知为子承所卖。遂疏子承,不许到门。而维娘亦严为禁固,不得
轻出。两下甚为怨,边。子承牢记在心,计或有事故,不能日亲。
阁上,尚可谈心。子承一日思慕之极,因登楼遥望,竟杳无悄息。遂作诗
思寄云。诗云:
登楼遥望波间影,没个双鳞慰我愁。
海相思苦无岸,风回花落恨悠悠。
子承一连候了三日。忽维娘登阁,以手帕金掷子承道:「今生已矣,愿
结来世。众妾相妒,能再出。哥勿以我为念。」言毕,即洒泪而去。子承看了,
亦不胜悲恸。解所赠物,乃金一双,有诗云:(下缺)
第七回(佚)
第八回(佚)
第九回(佚)
[本帖最后由scofield1031于2011-8-620:23编辑]******第十回堕花街月惜贪花
诗曰:
哲王治天下,首在先刑于。
周易坤并乾,毛诗贯关睿。
闺壶有余化,乃见皇风徐。
若使淫火炽,何与夷狄殊。
淫荡不知返,终堕烟花余。
尝尽青楼况,始海从前迂。
好色被色误,临风长叹吁。
这篇古风,单道世人欲使身家太平无事,功莫大于不淫。然淫性岂真是天生
成的,今日习一件,明日习一件。习到滥觞的田地,迟至于不可药救。故善理家
事的人,其所要紧的,莫如防淫。防淫犹如防川,小而塞之,不过一掬而已。至
于大而泛滥,则决江奔海,无所不至。譬着一女子,始不过一时之错,受染一人。
习而不怪,就是三五人。可以三五人,就是十数人。又到了十数人田地,就
是朝迎新,暮送旧。又何害于是,做私窠子未已。渐渐将半关门,又渐渐就大开
门,又渐渐就去跕街倚门,终身为娼妇而不知悔。总是这点淫心做下来的。所以
我说欲使身家太平无事,功莫大于不淫。
而不淫之法,先从家长起。家长能不淫,一家因而效尤,那个敢淫。到了不
淫自不妒,不妒自不盗,不盗自不贪,不贪自不诈,家中何等安乐。若是家主心
先荡了,淫得没样。使那妇女每都去淫于衣饰,淫于口腹,淫于声技,淫于玩好。
俗云:饱暖思淫欲,饥寒起盗心。(责任编辑:admin)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