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秋第二收到了陈大猷过来的邮件,知晓了和aL合作的细节,对他趁火打劫的能力颇为佩服,因为这家伙让aL预装iVie,不仅没有付出任何代价,反而弄来了一个广告合同,以千次点击美元的优惠价,在iard主页上为aL设置了一个产品专栏。 Ww W COM
这家伙对我灌输的“互联网思维”理解的很透彻嘛……
增加了客户数量,扩大了影响力,还赚了一笔广告费,可谓一举三得……
在16年的时候,软件公司想要运营商或者硬件厂商预装他们的产品,得付一大笔钱当推广费,但是在1995年的时候,情况是相反的,如果运营商和硬件厂商想预装某种软件,得反过来向软件公司付钱,所以aL明知道用户不喜欢他们的Bk1ink浏览器,也不愿意改成网景的nesneavigar,因为那样做的话,每年要支付上百万美元的费用。
所以杜秋对周元只要网景还在收费,就不足为虑,因为传统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根本行不通,等用户都被免费的iVie抢走之后,就只有死路一条了。
骁龙软件公司在4月底融资之后,把资金分成了两部分,陈志扬搞到的78万留在了国内,杜秋的5万则通过纽约的投资银行,折算成美元转到了美国的分公司账户上,有了钱之后,陈大猷把魏知琴家的车库二楼也租了下来,当作办公室和起居室。
这么做虽然省钱,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,因此听微软有意收购公司,陈大猷一咬牙,找了个比较便宜的写字楼,租了一间大约9平米左右的办公室,再临时雇了个金碧眼的漂亮妹子当接待员,把场面撑了起来。
然而令他大失所望的是,微软只派了两个级别很低的员工过来洽谈,既没有参观公司,也没有考察技术,更没有提收购,只想购买iVie的闭源授权,而且开价极低,只有万美元。
虽然很清楚杜秋不可能同意微软收购骁龙,但如此低的开价让陈大猷产生了一种我本将心照明月,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憋屈感,为自己大出血租办公室的行为感到不值,于是也就不客套了,直截了当的问道:“你们从spyg1ass购买他们的浏览器技术授权花了万,到我们这里来只给万?spyg1ass的技术很落后,完全不能和我们比。”
“我们从spyg1ass购买的是技术授权,你们的iVie浏览器是开源软件,技术方面的东西,我们已经研究过了。”其中一个员工带着明显的优越感,道:“微软很重视版权,对开源没有兴趣,所以只是想购买一份闭源的授权书,万美元是很合理的价格。”
妈的,当我什么都不懂是不是?
一旦被你们拿到了闭源许可,搞出来个孪生兄弟,iVie还怎么活……
陈大猷耐着性子把这两个不知所谓的家伙打走了之后,立刻让周元重操旧业,以水军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aL和骁龙达成战略合作,即将为客户预装iVie浏览器的消息。
如果杜秋的un758是个公园里钓金鱼的鱼饵,那么aL预装iVie浏览器则是个海洋里钓鲨鱼的级鱼饵,一下子钓出来了好多条大鱼,陈大猷很快接到了上百个电话,有媒体记者,有风投经理,有合作商家,甚至还有网景公司的e吉姆-巴克斯代尔的电话。
巴克斯代尔再次提出了收购骁龙的意向,这次开价比上次高了倍,4万美元的现金,外加6万美元的网景股票,甚至邀请让杜秋取代马克-安德森,担任网景的nebsp; 月份的5万美元曾经让陈大猷激动不已,但现在开了眼界,心气变了,1万已经满足不了胃口了,很干净利落的拒绝了这份提案,然后坐等微软再次上门。
当陈大猷在美国忙活的时候,杜秋也在面对媒体的骚扰。
杜秋穿越前看过很多台湾媒体搞出来的闹剧,因此对自己被诬蔑是“特工”和“杀手”之类的报道不以为然,但是在1995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