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为耻,心下觉得诧异,又觉得有些好笑,抬眼看时,道衍眸子悠然闪着精光,似悲怆、似忧郁、又似有几分不桀和欢喜,说不出是个什么神情,便问:“哦?不知大师所赋诗词是何?何妨念来听听,也让本王见见大师文采!”
道衍一队三角眼难得地露出沉郁,慢慢地起身在房内踱了几步,来到窗口,望着夜色吟了起来——“谯橹年来战血干,烟花犹自半凋残。五州山近朝云乱,万岁楼空夜月寒。江水无潮通铁瓮,野田有路到金坛。萧梁帝业今何在?北固青青客倦看。”
朱棣一边听一边慢慢咀嚼品味,至此也是起身赞道:“好,好啊,好一句‘谯橹年来战血干,烟花犹自半凋残’,便是最后一句‘萧梁帝业今何在?北固青青客倦看’,虽然有些暮气,却也是英雄心胸啊。嗯,这样的诗,非英雄不能吟出。难怪宗泐大师听了这首诗,便料定了你尘缘未了啊。”
道衍轻轻一笑,说不出的滋味。
朱棣却忽然惊问:“这大师难道是担心宗泐师傅出卖你,从中作梗,才急于离开京师去北平么?宗泐大师只怕不至于此吧?否则他就不会安排了这么一个机会,让你我可以同赴北平了。”
“自然,这是自然”,道衍断然道:“宗泐师兄如此安排,只怕也是出于保全我这个师弟的意思,若是任由贫僧偷偷与殿下私交,迟早是要惹出祸来的。嗯,不过说起来,这也是师兄看重殿下您啊。”
说到此,道衍便住了嘴,但朱棣却明白他口中宗泐看重自己这句话的意味,虽觉得心惊,可如今身处京师,也不愿多说,便问道:“既然大师信得过宗泐,那大师为何急于离开?”
道衍神色冷峻,撇着嘴笑了笑:“贫僧的师兄我自是信得过,只是其他人,却不好说啊。世间险恶,人性至丑,不可不慎啊。寻常庸夫可以大意,可若是殿下有心要做一番大事,那便?得比常人小心谨慎一万倍才行。这一条,还望殿下牢记!”
朱棣一愣,品味着其中的意思,越想越觉得有理,又觉得心惊,讷讷称是,一边就寻思着如何送道衍离京的事来,许久忽然眸子闪出一丝光亮:“大师,如今京师就停着十艘官船,乃是北平布政使李彧派来应天调粮的,明日卯时就要开拔发往北平。只是,只是里面都挤着一些押粮的兵痞,恐怕”
“无碍”,道衍无所谓地笑了起来:“贫僧本就是个出家人,四大皆空,普度众人,任谁都是可度之人,并不在意这些的。既如此,还请殿下为贫僧安排一下,贫僧今夜就去官船上过夜,明日一早便直奔北平,哈哈哈”,说着道衍已是起身,朝朱棣合十躬身道:“殿下,那贫僧就先去了,在北平静候殿下归来——”
ee关注官方qq公众号“17k小说网” (id:love17k),最新章节抢鲜阅读,最新资讯随时掌握/e/e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